长沙岳麓山下,湘江河畔,有一个山水洲城之地,钟灵繁毓秀之所——岳麓区。岳麓区是长沙市的教育大区、强区,全区共有公办中小学94所,学生12万左右。
近年来,岳麓区教育局紧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坚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工程,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岳麓区的青少年体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以2021年为例,全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28.39%,合格率达97.90%,提前九年完成国家任务。在长沙市每四年一届的第十届运动会上,岳麓区获得青少年组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
截至目前,岳麓区共有2所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8个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改革试验区”、“湖南省校园足球试验区”、“长沙市篮球和网球特色创建区”,一大批优秀运动苗子在这里被发现、培养和成长,如篮球前国手唐毓、青奥会跳高冠军陈龙、二青会体操全能冠军毕青青等。
唐毓
陈龙
毕青青
岳麓区业余体校:术业有专攻
重视区业余体校建设,保留区业余体校的独立法人资格,充分树立区业余体校在区属学校体育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岳麓区教育一贯坚持的做法。岳麓区业余体校发挥专业优势,在顶层设计、活动组织、体育教师培训等方面对全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规划。
科学布局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区业余体校根据学校办学场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校长的办学特色追求,将全区各所学校体育项目开展所需的场馆需求制定规划,提交给区教育局建设科进行决策。这样既对学校的体育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避免了因学校在场地建设方面重复改造而造成的浪费。
积极开展体育培训工作。区业余体校始终抓住学校体育教育的牛鼻子,体育培训从校长开始,每年坚持开展“三长培训”——校长、园长、体育组长的培训与学习。在三长的率领下,岳麓区全体中小学都树立了“体育从娃娃开始”的强烈体育教育意识。与此同时,区业余体校每学期开展体育教师的岗位培训与业务学习, 仅2021年全年培训体育教师达500多人次。
“我是好组长”培训
校长参加蹦床培训课
认真组织区级青少年体育赛事。自2008年以来,区业余体校坚持举办全区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实施“一月一赛”活动并形成常规比赛机制,给全区广大青少年搭建展示自我和交流促进的平台,为学生升学和进入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通通道。
熊倪为区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冠军的学校校长授旗
大胆尝试新赛制。岳麓区作为长沙市教育局申报的国家“智慧体育学练赛评共同体”项目的成员单位之一,积极开展区域内共同体研究,大胆尝试在区域内开展智慧跳绳和大众蹦床积分赛,并将其作为常赛形式。从去年开始每个月两次蹦床的积分赛已经形成一种学校体育的新样态,开展学校的代表队不出校门在云端就可以和其他学校的代表队竞技展示。智慧跳绳积分赛从个人积分赛、班班积分赛、校校赛到区总决赛的新赛制。天天跳绳、日日蹦床已经成为了岳麓区孩子们一种生活方式。
蹦床已成为岳麓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质量导向: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面对连续多年学生体质下滑的现实情况,岳麓区教育局以“强身健体,提升质量”为目标,重点指导区内各学校以质量为导向,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大力推行艺体2+1工作。2008年,岳麓区人民政府转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岳麓区教育局先后出台了篮球和足球进校园等文件通知,呼吁广大青少年走出教室、奔向操场,积极自觉参与锻炼。2017年,区业余体校制定了《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评定标准》,在全区推行体育艺术2+1的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对各所学校的年度绩效考核,激发区属各学校校长对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度,让每位岳麓学子熟练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成为现实。
大力研究体育课堂。2022年《义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正式颁布实施,在此大背景下,区业余体校指导各中小学体育教师紧跟时代步伐、摸准改革脉络、扎根课堂研究。全区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改革思路,不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推动体育课堂内容的专项化。
大力召开全区体育质量分析会议。区教育局每年对全区中小学的体育工作质量进行年度评价与考核,考核与评价的内容包括:中考体育、体育学业质量分析、学校锻炼一小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以及测试赛、体育家庭作业等。对体育工作质量优秀的学校给予奖励,对体育工作质量落后的学校,由主管体育工作的副局长进行约谈。与此同时,对全区“五好学生”的体育成绩全面把关。要求凡是被推荐参评的“五好学生”,体育成绩必须达到优秀等级。“五好学生”的体育成绩在学校初测的基础上,由区教育局统一进行复测。2022年,区教育局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全区2050名区“五好学生”进行集中统一测试,其中有11名学生因为体育成绩未达优秀而被取消的评定资格。
“三精准策略”:全方位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出现的“小眼镜”、“小胖墩”等普遍现象,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积极推进“三精准”策略,全方位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精心开展双达标工作。区教育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文件精神(要求学校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达25%),在全区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合格率98%以上的双达标工作。从2019年起,全区共有5所学校(潭州实验小学、阳明小学、湘江实验小学、望月湖第一小学、博才咸嘉小学)率先达标。2020年区教育局以文件的形式规定,要求全区所有中小学在2023年全面实现双达标,争取提前七年完成国家任务。截至2022年,全区已有71所学校实现了双达标,其中博才西江小学优秀率高达71.74%,合格率100%。
学生在双达标抽测中进行坐位体前屈测试
学生在双达标的抽测中进行50米×8的测试
全面落实“三精准”策略。自从全区实施双达标工作以来,区教育局引进第三方机构,采用全智能化国标测试器材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精准测试、精准分析、精准干预。这种做法既打破学校“自己测,自己报”的学生体质测试的怪圈,又切实提高了全区所有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19年全区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5.87%,优秀率10.60%。2020年全区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7.42%,优秀率16.60%。2021年全区合格率97.90%,优秀率28.39%。通过课题《区域内学生体质健康“三精准”行动追踪研究》实施与研究,研究了精准干预的策略以及精准提升的体育锻炼方法,并将体育锻炼方法制作成视频,视频成果在全市推广。
城乡统筹推进:不放弃一个孩子
岳麓区地域广、底子薄,2008年,长沙市进行区域规划调整时,将原来望城县四个乡镇(坪塘、含浦、莲花、雨敞坪)划到了岳麓区。四个乡镇共有34所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艺体专业教师严重匮乏,多年来体育课变成了语数老师的“搭车课”,孩子们体育素养和体质健康令人担忧。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改变这种现状,岳麓区秉承“不放弃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扎根农村办大教育,让每个孩子享受到教育的公平。
大力改善农村学校体育硬件配备。近几年,岳麓区委区政府在农村学校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即使只有几十个学生的农村学校,都建设了篮球场、室外乒乓球台、塑胶田径场等体育设施。
城市学校结对帮扶农村学校。为了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进步,区教育局采取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的策略,让城市学校牵手农村学校。目前,城区学校共结对帮扶农村学校24对所。具体帮扶策略为:城区学校专职体育教师和农村兼职体育教师结成对子,每周定时下到农村学校进行手把手的教学指导;建立微信群,实时为农村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对学生体质健康双达标工作进行精准帮扶,促进农村学校顺利实现双达标。
城乡学校帮扶结对仪式
积极争取教育扶贫项目。为了让每个农村的孩子都掌握1-2项体育特长,帮助孩子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五年来,岳麓区教育局争取湖南省妇联、湖南省儿童发展基金会“体育舞蹈公益百校行”的教育扶贫项目活动,每年由专业机构派出近50位专业体育舞蹈教师,帮扶全区所有农村学校,为农村孩子送去体育舞蹈啦啦操等专业课程,这一活动深受农村学校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在每年区体操类比赛中,每所农村学校都会派出学生代表队,通过展示、评比、汇报送教成果,展现了农村娃们的风采。
农村学校通过展演评比汇报送教成果
岳麓区农村的孩子在省“体育舞蹈公益”汇报晚会中展演
家校社协同:让孩子人人爱上体育
岳麓区教育局建立和完善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关心支持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大力推进全员健身运动,激发每个孩子人人爱上体育。
引导学生积极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岳麓区教育局“十年如一日”在全区中小学推行“体育家庭作业”,形式有“绳彩飞扬”、体育智慧打卡、“跟着校长去跑步”、大众蹦床运动等。其中,“跟着校长去跑步”已成为全区学生、家长、教师在周日积极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目前,整个区域已形成五大岳麓少年乐跑团(西湖跑团、梅溪湖跑团、洋湖跑团、后湖跑团、湘江跑团),跑团参与人数由最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将近4000人。该项跑步活动已成为享誉长沙市的品牌体育活动,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协同推进中小学体育工作改革的新局面。
营造体教融合的新生态。早在2008年,长沙市体育局就派出专业的柔道教练、摔跤教练、体操教练到岳麓区学校开展专业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这些年,进驻区内中小学进行合作的俱乐部达到51家。区教育局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驻中小学进行严格的准入把关,前期还进行了黑白名单的审核认定,特别是对俱乐部教练员证和教师资格证进行严格审定。同时,还出台了《岳麓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作为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工作行动指南,对各个青少年俱乐部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管理,实行流程化的管理。区内各中小学课后三点半、体育兴趣班、体育特长班基本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专业教练负责,从而缓解了各学校因体育师资不足而造成的压力。
岳麓山下好读书。加快体育强区建设,不遗余力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保驾护航,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了岳麓教育的力量,岳麓区正显示出教育大区的责任与担当。(完)